近年来,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新思路,深化载体,创新举措,拓展创新老干部工作“四融工作法”,打造共享互融、作用发挥、功能拓展、关心保障“四大平台”,促进老干部作用更好发挥,有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。
一、融入组织共强堡垒,打造共享互融平台。将离退休干部党建与社区党建在组织体系、工作机制、阵地建设上深度融合,按照就近接受学习教育、就近参加组织活动、就近得到关心照顾、就近发挥模范作用的“四就近”原则,累计投入500多万元,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入老干部活动室、百姓说事议事室等特色功能,打造新都街道海德邻里、黄海街道钱江、伍佑街道龙园等特色阵地。目前,全区老干部活动阵地实现社区全覆盖,成为老干部党性教育的“红色氧吧”,强筋补钙的“充电站”。建立“党建联盟”,促进共建共享,吸纳200多名老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,将离退休干部纳入社区党委组建的“红色网格”和议事监管组织中,引导老干部在社区开展组织生活、管理议事、志愿服务,自觉听党话、跟党走、感党恩,充分激发“有温度、聚人气”的党群磁场效应。
二、融入品牌共促和谐,打造作用发挥平台。探索以党建工作融入社区治理主题,聚焦突出问题,开展“晚霞耀盐南+”品牌行动。注重发掘老干部的经验和威望,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治理、矛盾调处的热情,龙园社区16名老党员牵头组建“左邻右舍”矛盾调处协会,成立党支部,创立“三单式”矛盾调处模式,积极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活动,为社区居民解难帮困,先后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80余起,化解772起,化解率达99%,“左邻右舍”矛盾调处协会被评为“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”。以“庆祝建党百年”为载体,联动社区实施“开启新征程,银发再出发”志愿服务,开展党史宣讲、“童心永向党、筑梦新辉煌”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20余场,传递银辉之声,赓续红色血脉。近年来,社区离退休干部牵头开展教育弘扬、文体曲艺、平安和谐等各类活动60多场次,参与活动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达500多人次,涌现出“见义勇为”模范胥传锦、“时代老人”孙加宽等一批先进典型,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党员的价值。
三、融入创新共提实效,打造功能拓展平台。整合资源,调动力量,形成各方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。构建离退休干部党员与在职党员进社区联动机制,在职党员进社区向离退休干部党员宣讲最新政策、汇报工作情况;老党员组织“草根讲师团”,依托盐南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、烈士命名村等红色资源,争当主角争讲头课,进行“红色微宣讲”,伍佑街道卞龙林同志,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盐南红色文化的发掘、保护和传承,被形象地称为“行走的红色教材”。构建离退休干部党员与物业公司、个体工商户的联动机制,调和企业、个体工商户与居民关系,提升营商环境,提高城市治理水平。构建离退休干部党员与全区重大工作联动机制,鼓励引导老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、尽智出力,目前收集相关意见建议50余条,部分被相关部门采纳,有力激发了老干部参与全区各项事业的建设热情。
四、融入服务共优活力,打造关心保障平台。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系统谋划,积极推行“123工作法”(即:明确一个目标、落实两个待遇、抓好三项服务),始终将高效优质服务贯穿到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全过程。社区坚持为离退休干部党员赠阅《银潮》《共产党员》等报刊杂志,建立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员健康信息库,定期组织签约家庭医生上门问诊,对特困离退休干部党员,社区开展结对帮扶,提供家政、饮食、就医等日常生活服务,及时帮助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员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,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。将服务重心下移,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提供人力、物力保障,注重将政治觉悟高、精力充沛、善于联系的老党员推选为功能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,提升组织力和感召力,切实有效地将离退休党员的政治教育抓起来、先锋模范作用树起来、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起来,形成社区治理“一池活水”。
(盐南高新区组织人事部 周文武 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