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阅读辅助
当前位置:首页
>金秋悦读>文苑

“儿子”来了,老年人如何应对?

发布日期:2020-06-16 16:37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
2019年春晚葛优参演的小品《“儿子”来了》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因为它汇集了蔡明、潘长江等腕级明星,更因为它表达的主题切中了社会热点:老年人如何防范推销保健品的骗子?

先举个事例吧!一次,一个朋友非常气愤地告诉我:又接到她妈妈来电了,老人第N次要求买下那张一万八千元的所谓“玉石”床:“有保健、按摩、降血压……等多种功效”。这回朋友再也想不出新的劝说词,妥协同意陶钱给买下来。“没办法,她迷信那些骗子就象走火入魔似的,你不让她买,她跟你结仇。不如咬牙花钱给她买个教训吧!这些骗子太可恨了!居然自称是我妈儿子!”

我想起了我家小区里的那些老年人。他们也和朋友的妈妈一样,被骗子忽悠得失去了正常的理性。他们经常成群结队到小区对面一个保健品店去购买各种保健品,有的甚至被煽动参与非法集资。骗子巧舌如簧,以高额利息为诱饵,骗老人们心甘情愿交出自已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,在假模假样兑现一点利息后,骗子们忽然在某个夜晚撤个人去楼空,老人们哭天呼地,或情绪激动突发疾病送医院急救。这些被骗的老人中不乏头脑精明的,同样失去防范本领,掉入骗子精心编织的温柔陷阱里,迷失方向。

骗子是如何对老年人行骗的?

第一,以“孝顺”之名,获取老人的情感认同,进而骗得老人的信任。骗子们抓住了老人们的感情需求,大打“孝顺”牌。老年人大多单独居住,儿女们平时忙于自已的工作和生活,不能时时陪在老人身边嘘寒问暖,老人的内心非常渴求亲人的温暖,失伴老人尤其如此,情感需求更加强烈。骗子们趁需而入,以“儿女”自居,频繁上门照顾老人,帮老人烧饭做菜,送老人小礼品,给老人捶背搓腿,极尽虚假孝心,有几个老人能招架住这样的“温柔”轰炸呢?久而久之,老人便对骗子产生了情感上的依赖和信任,这是骗术的第一步。

第二,以“长寿”为诱饵,诈骗老人钱财。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,骗子们准确无误地瞄准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,有预谋有步骤地实施精准打击,打击的武器就是各类保健品,有口服液、滋补营养品,有价值昂贵的大型保健器材,按摩器、按摩床等等,名目繁多,令老人们眼花缭乱,不知所措。骗子花言巧语、演技高超,老人失去理性,深信不疑,只知道骗子推荐的每一款产品都是自已必需的,买下来就可以延年益寿,长生不老。于是,积蓄用光了,就借钱买;借不到钱了,就想着变卖房产……

如何让老年人自觉防范骗子呢?

一、儿女们从骗子手中把感情牌夺回来,用亲情去唤醒老年人正确的认知。老年人远离社会,本来就对各种骗术缺乏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,如果再缺失亲人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,老人就会被孤独打垮,给骗子入驻提供可趁之机。《常回家看看》唱得好:“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,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,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,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……”。老人的情感世界充实了,骗子就没有了趁需而入、下手行骗的机会。儿女们不仅要从亲情上多给予父母关爱,还要帮助老人增长卫生保健知识,教会他们收听收看宣传健康知识的广播电视频道,学会自我养生,自我保健,杜绝欺骗。

二、社区要为老人举办养生保健知识讲座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各种机能包括免疫力、记忆力、反应等都会下降,各种疾病如影随形,老年人要正确对待这一生理现象,平时合理膳食,合理睡眠,科学锻炼,保持乐观心态,积极参加小区娱乐活动,培养健康情绪、开朗性格、豁达胸怀。社区平时要多举办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养生知识讲座和文化娱乐活动,帮助老年人团结起来,统一思想,共同抵制骗子拙劣的骗术,让假“儿子”们无处遁形!

打印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