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至今,歌咏月亮的诗句,据说不下数万。甚至可以这样说,没有不曾讴歌过月的诗人。其中传咏最广泛经典的咏月诗句应是“我本将心对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”,而据考证,此句最早是从《封神演义》19回中“我本将心托明月,谁知明月照沟渠”演变来的,但《封神演义》是明朝人写的,书中妲己对姬伯的钟情感叹不过是作者借用的诗句罢了。
有史有据考证的,对明月寄情最深、对月亮描写最广、留下诗句最多的人是李白。李白的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是妇孺皆知的了,而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;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;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”;“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”;“峨嵋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”;“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”……。哪一句不是经典之至,哪一句不充满了浪漫想象?据说李白就是在醉酒后寻觅月色中逝去的,说李白是诗仙、酒仙恰如其分,我看还应该加上一个“月中仙”。
对月亮钟情的大文豪,其次就应该是苏轼了。苏轼的人生遭遇极不顺利,从他的诗句中就可以品味到,可以说,他是“对酒当歌、以月抒怀”的先锋人物:“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”《念奴娇,壁怀古》;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”《赤壁赋》;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及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《水调歌头》……,无不句句摄人心魂。
第一个喊出“对酒当歌、人生几何”的人是曹操。曹操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和文人,然而,他也摆脱不了花前月下的伤感情调,他的《观沧海》之“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”以及《短歌行》中“月明星稀,乌雀南飞”等,写的是如此洒脱、缠绵、深刻……。
具有以上洒脱风格的咏月诗人,还有李清照和辛弃疾,李清照在《一剪梅》中感叹“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”,辛弃疾则留下了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”这样的清丽优雅的诗句,豪放和婉约相叠加,尽显乱世词人的矛盾心态。
文如其人,山水静物画派诗人王维的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和“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”几乎就成了他诗歌风格流派的代名词。贾岛在《题李凝幽居》中推敲曰“鸟宿池边树,僧推月下门”,在《寄韩潮州愈》中又有“一夕瘴烟风卷尽,月明初上浪西楼”,其韵律之工整、用词之精细,叹为观止。
而以鸳鸯蝴蝶派、才子佳人婉约风格著称的南唐后主李煜在《虞美人》中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”和《相见欢》中的“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”简直就让你欲哭无泪了,还有沉醉在烟柳花巷里的肚皮词人柳永在《雨霖铃》中之感叹“今宵洒醒何处?杨柳岸晓风残月……”,读完后简直就让你愁肠寸断了。
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流传很广: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”,“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”,“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”,“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”,“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识”……。如实说,读来韵律无穷,细品却经不起推敲。
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“东船西舫悄无言,唯见江心秋月白”“春江花朝秋月夜,往往取洒还独倾”以及《长恨歌》中的“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肠断声”,还有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”……。把离人泪、伤感情也几乎是渲染到极致了。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只一句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就把自己的质朴和忧患意识泄露无遗了。
描写明月的诗句和诗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,虽然没有上面文豪们讴歌的那样系统和经典,但是,但就诗句而言可是让人过目不忘、流传千古的。请看:
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中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;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;李商隐的“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”;陶渊明的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;孟浩然《宿建德江》中的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; 张继《枫桥夜泊》中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;杜牧《泊秦淮》之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”及《寄扬洲韩判官》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;于良史《春山夜月》“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”;吴歌《京本通俗小说》的“月儿弯弯照九洲,几家欢乐几家愁”;王昌龄《出塞》中“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”;李贺在《马》中“大漠沙似雪,燕山月如钩”;林逋《梅花》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;罗隐《自遣》中“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月愁来明月愁”;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中“人逢喜事精神爽,月到中秋分外明”;俞文豹《清夜录》“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”;朱淑真《生查子》的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; 欧阳修《天一词,玉楼春》的“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和月”……,哪一句不是经典名句?
还有温庭筠《商山早行》中的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”;张泌《寄人》多情只有春庭月,犹为离人照落花”;宋之问《灵隐寺》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”;秦观《踏莎行》“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”及卢纶“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”等也是名扬千古的绝句。
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中借用贾雨村之口涌出了“一轮明月刚托出,人间万人仰头望”,将这个官场投机者的野心从一句诗中暴露无遗了。
当代文人中写月亮的就逊色多了,比如笔者那首《中秋待月》:“伫立凝眸望,云浮雾翳天。倾心期月皎,极目待蟾圆。盼久登楼看,吟余倚槛观。嫦娥今爽约,佳节隐宫间。”唯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尚能叫的响,倒是唱月亮的唱的自己出了名,但除了“月亮走我也走”、“弯弯的月亮”能让人传咏外,比起古人们的咏月诗词来几乎就找不到一句经典的了。
(盐城市老干部文友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