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阅读辅助
当前位置:首页
>金秋悦读>文苑

敬粮如敬神

发布日期:2020-06-28 17:24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
短短二十字,它从唐朝走来。一刻没有停下脚步,受一代又一代人尊着,敬着,又走进了课堂,走上了饭桌,走进了饭碗,走进了有粮食的角角落落。

自有了记忆,爷爷奶奶,就反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粮惜粮的真谛。

不小心,我吃饭,如嘴漏,饭粒撒满一桌,粘在碗里,而我不顾不管,筷子一撂,去玩去疯。爸妈批评,如耳边之风,爷爷奶奶的批评无声,却如阵阵重锤,敲打我的心。两位老人,一声不吭,捡起一粒一粒的饭粒,放进嘴里,又将我的次饭碗打理干净。

奶奶洗饭锅,总是舍不得将锅中的饭粒倒掉,她先用清水浸泡,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将水倒掉,留下饭粒,下次搅在米里再烧。

从此,我记下好好吃饭,不能浪费一粒粮食,糟蹋粮食,就是糟蹋生活,糟蹋至高无上的生命,乃至操守品行。

粮食长于土,受日月之精华,集天地之灵气,经风雨,受严冬。更重要的是,种粮人,顶烈日,挥锄耨草,铁犁翻地,旱时浇灌,涝时排水,精心呵护,视如掌中之宝。

听爷爷说,粮有粮神,精魂相伴,从种到收,一粒稻子,要七斤七两水,和九百九十九滴汗,汗与水的交融,才能有望收获。

麦子生长期更长,历经严冬,风霜雪月,抗而不馁,顽强生长,种子下地,无稻谷那样对水要求颇高,只是默黙地在土中,与干旱,水涝抗争。由此,从落谷到麦浪滚滚,一粒麦,要付出九十九个力。

难怪种田人惜粮如命,对粮敬畏有加。

年年的农业丰收,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。

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,那些粮荒的日子,没有了粮食,树皮也啃,草根也嚼,甚至观音土也吞。一去不复返的日子,我们从未经历。口耳相传,书藉记载,依然触目惊心。

惜衣有衣穿,惜饭有饭吃。至理名言,当永远不忘,作为座右铭。

是啊,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一丝一缕则念物力维艰。

我们不但没有权利,没有资格,浪费一粒粮食,相反,要对粮食常怀敬喂之心。每当饭到口的时候,想到田中挥汗如雨的种粮人,其饭也香,入肠入胃也觉顺心通畅。吃饭时的恣意浪费,粒粒如珠似银的白米饭,在你的手中口中而丢弃,而置若罔闻,必遭天谴。

我们不相信迷信,但对粮食,对饭,对粥,对面条,水饺,一切的一切粮食制品应敬若神明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,底线,不能突破。只能恪守。


盐城市老年大学学员 乔永星 撰文,盐城市老年大学 唐明亮 供稿

打印 关闭